140778815 111968650848481 4119198868421134905 n

「澳打小白」蛻變進化「澳打老司機」全記錄 (上) ─ 從0到1的每一步

2014年,我在澳洲的菜鳥背包客第一年,除了一路過關斬將忙著和ALEN一起與簽證搏鬥之外,同時更要忙著 「折腰生存」地努力適應學習當地的工作和生活,畢竟如果在澳洲活不下去那一切就都免談了!

好不容易在通過層層關卡順利獲得工作機會後,這才是生存考驗真正的開始。

脫離房務員工作後,在開始初入澳洲餐飲服務業時,我原本以為我最大的痛點是 「無相關工作經驗」,不過相信只要我認真努力學習就沒啥好怕的了。但是正式上工後才赫然發現,其實我最大的問題是 「對澳洲當地生活常識和澳式英文詞庫的缺乏」。

雖然當時已在澳生活約2個月的時間,但是除了生活上基本的食衣住行需知以外,房務員工作每天面對的是一間間待打掃的房間,幾乎沒有和當地人接觸的機會,因此也就對我和澳洲當地生活接軌完全沒有任何幫助。

然而,餐飲服務業的工作核心便是「與人接觸」,這使我的痛點完全致命暴露:


💢「你少找了一塊錢喔!這是1元硬幣,不是2元喔!」
澳幣的1元和2元硬幣都是金色的,2元硬幣還比1元小,菜鳥如我常在lunch rush (午餐高峰忙錄時段) 分秒必爭的點餐收費找零時,下意識地判斷錯誤找錯1元和2元硬幣!


💢「你們這邊可以EFTPOS / PayPass / PayWave 付款嗎? 」
EFTPOS是澳洲當地普及可用銀行提款卡於店家進行刷卡的電子支付功能,PayPass / PayWave 則是卡片的嗶卡感應功能,雖然在澳洲當地這是人人皆知的常識,但對當時極少使用這功能更不熟悉該功能稱呼的澳客菜鳥我來說,第一次聽到時完全無法反應!


💢「我可以來兩瓶Powerade嗎?」
Powerade是澳洲常見的運動飲料,普遍程度大概像是在台灣的舒跑或寶礦力水得,但當時對澳洲當地飲料極度不熟悉的我,剛聽到時也是滿頭黑人問號!


💢「我要一個漢堡 with the lot!」
the lot?! 這又是什麼鬼?店裡的菜單上沒有阿!我又是一陣傻眼,後來詢問過後我才知道「the lot」是漢堡配料要全加的意思。
「the lot」的基本食材是 「甜菜根、鳳梨切片、番茄、生菜、培根和煎蛋」,可能會因不同店家作法有些許差異,不過大致相同,在紐澳地區是很盛行的點餐說法。


💢「TA!」
每當把餐點或找零遞給顧客時,他們總是會發出 「踏」的一聲,讓我完全不知如何回應。也是詢問過後才得知「TA」是澳洲當地非常口語化的謝謝說法,也可說「Cheers!」


上述這些常識都太太太基本了,基本到在受訓時雇主和前輩完全沒想到也不覺得需要教,而我也在每天瘋狂傻眼慌亂挨罵的菜鳥上班日常洗禮下,原本應徵上新工作的喜悅興奮感全失,取而代之的是永無止盡的沮喪挫敗感。


然而,總是愈挫愈勇不願服輸的我,也因此下定決心要用盡全力全心投入學習,要在最短的時間內脫離菜鳥挫折的惡性循環,讓工作順利上手!

📌VJ澳打小白蛻變老司機心法📌


💥事前萬全準備

秉持著「既然當下無法get到常識,那就事前多學點知識」的中心思想,我會在上工前先盡我所能的做好萬全準備。


以Subway為例,先研讀背熟官網 所有菜單、潛艇堡配方、各式麵包/起司/醬料種類和特色、所有沙拉配料食材、和當季新產品&促銷方案….等基本資訊 (若工作的店家沒有網站,就到店裡拍下所有需要的資訊回家研讀)

利用上班休息時間或休假日到店裡,趁離峰不忙的時間多多自主練習操作點餐POS機和刷卡EFTPOS機流程,也趁高峰忙錄時間多多觀察前輩們如何流暢地handle rush和處理顧客的所有疑難雜症,更會在店裡待上一整天多多聆聽前輩服務顧客的對話內容,並從中學習和記錄下聽不懂的部分,回家上網查或是隔天詢問前輩同事,長久累積下來聽不懂的部分就愈來愈少了。


而前輩們每當在我休假日看到我身著便服出現在店裡時,總會開玩笑地虧我說:「Here comes “OUR SUPERVISOR!”」(譯:我們的「上司」又來監工囉!) 不過玩笑歸玩笑,我知道他們也因此理解我對這份工作的用心而願意認同我成為團隊的一份子,因為自從我開始這麼做之後,他們就對我愈來愈好了哈哈哈🤣🤣🤣


而我也會在上班日時提早至少30分鐘到,如此一來,我便可以有充裕的時間做準備 (工作的「事前準備」& 迎接全新一天挑戰的「心理準備」)。
由於我的開店班是早上6點開始,我通常都清晨5點出發騎腳踏車單程約4公里的路去上班。然而,冬天的坎培拉清晨5點時通常天都還是暗的且接近零度低溫,路上幾乎都沒有人車,倒是有跳來跳去的袋鼠一路相隨,是我非常難忘的一段回憶。


更難忘的是,有天早上我一到店裡時,當天需要提前來點貨的同事一看到我便驚呼:「Vicky, are you ok? 你的眼睫毛都結冰結霜了啦!」這時我才意識到,外面的氣溫有多低,但是說實話當時每早趕著上班且頂著菜鳥壓力的我,是真的完全感受不到冷耶😅!現在想想也覺得自己很誇張!


💥當下記錄問題


雖然事前已盡力做好「自以為」的萬全準備,但工作當下還是永遠會有「無從準備」的各式狀況發生。向前輩求助或詢問如何處理後,我一定會找空檔拿筆速速記錄下來。 (千萬不要相信自己頭腦記得住,通常都是當下記憶深刻,過一陣子後便會淡忘,同樣情況再次發生時情急之下腦筋一定再度一片空白需要求助,所以一定要寫下來才能事後複習檢討)


「#千萬別不懂裝懂,聽不懂就要當下立刻問!」這個重點中的重點,是我歷經無數血淚後才領悟的。


在澳洲通常新人受訓時都會被安排buddy shift ,就是跟在一個前輩身邊當小跟班貼身學習,不會被算進當天所需的正式人員配置裡 (不過若是在亞洲人雇主的店家上班可能buddy shift的時間就不會太長甚至沒有,快速教學一下就會被趕鴨子上架當正式員工用,所以皮就要再蹦得更緊了😆)

前輩在口述或示範工作SOP時一定要做筆記,否則一定聽過就忘,或是聽的時候看前輩操作時自以為懂了,但輪到自己實際操作時卻不知從何下手或操作起來東漏西漏的沒做完全。也更要好好把握buddy shift的機會問問題,聽不懂時絕對不要因為怕被覺得笨或耽誤太多時間而不敢問,因為當下沒問前輩就當你都理解都懂了,事後做錯時再來問反而會更不被諒解,覺得你當初不懂時為何不問,現在正式上工後出包反而造成整個團隊更大的麻煩和困擾,要浪費更多的時間來收拾殘局,因此把握受訓期間打破砂鍋問到底絕對是上上策!


💥事後複習檢討


完成上述兩步驟後,下班回家之後的事後複習檢討更重要。就像英文會話一樣,在現實生活中其實要在兩次機會內聽懂,第一次聽不懂時可以pardon (譯:不好意思) 請對方再說一次,但第二次再沒把握好機會聽懂,就不能再pardon第二次了。 同樣的概念套用到工作上,若是向前輩同事詢問過的問題都沒有事後複習記在腦中,一而再再而三地重覆詢問,長久下來對方一定會逐漸失去耐心甚至質疑你對工作的用心,和工作團隊的關係也會就此惡化。
因此,我通常會將前兩步驟做的筆記好好仔細研讀複習,不懂的部分就上網查或是註記下來隔天要盡快跟前輩同事詢問確認。


如此一來,在熟悉內化筆記後,就可以確保自己同樣的錯誤和同樣的問題不會再犯和再問第二次第三次。
順利度過前1-2個月的菜鳥期後,儘管我的筆記已經不太需要再更新複習,不過這份菜鳥新手問題集筆記也在我日後變成老鳥訓練新一批的菜鳥新手時發揮很大的功效,算是二次利用,也不枉我的用心記錄了。 (一種「取之於大地用之於大地」的感覺😎)

【同事視角】捕捉到在後場複習筆記的我


以上,就是陪伴我度過菜鳥背包客第一年的蛻變心法,無論是咖啡廳、澳洲連鎖餐飲店、亞洲餐廳或市集小吃攤販…等各式餐飲服務店家,在試工/新人受訓/正式上班時大原則都是一樣適用的。


然而,在新工作熟悉上手進化成老司機之後,在訓練新人和得到顧客希望在服務上有所改善的要求時,我又會如何處理應對呢?在工作過程中,又有什麼和同事&顧客互動的趣事呢? 靜待下回揭曉分享囉!
*
COMING UP 【「澳打小白」蛻變進化「澳打老司機」全記錄!(下) ─ 從1.0到2.0的每一試
TO BE CONTINUED……

更多哈囉夫婦跨國婚ING日本打拚日常 & 即時動態分享,歡迎追蹤FBIG來跟我們一起互動交流 : )​

返回頂端